第356章:多眼连珠无敌神威火铳?鲁班铳-《天地任我行之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西元1861年夏天,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“转管机枪”,在书籍中了解到左转轮枪转膛发射的原理后,他从中获得灵感:“利用一套传动机构,使数支枪管围绕一个公共轴转动,并在每根枪管中设置出独立的击发装置,就可以完成连续射击。”这就是他设计和制造“加特林机关枪”的最初灵感,也是加特林的重大发现。

    在研发过程中,加特林将多根枪管“捆”成一圈,通过曲柄摇动圆筒旋转,让各枪管在旋转中依次完成装弹、射击、退壳等动作,使火枪射击的间隔时间大为缩短。新型机关枪的设计图纸完成后,加特林让迈尔斯?格林伍德公司制造了6挺样枪,但在一次火灾中,样枪和设计图纸竟然意外的全部被烧毁了。

    这突如其来的挫折并没有打倒加特林。随后,他继续设计研制机关枪,又花费几个月的时间,重新设计图纸,让另外一家机械制造公司生产了12挺样枪。在这过程中,加特林也尝试过制造出两样“机关枪”。

    在试验样枪过程中,加特林发现当时使用的纸壳枪弹的弹壳十分脆弱,使得机关枪在高速射击的情况下,存在火药燃气泄漏的问题,甚至还很容易造成枪弹卡壳。为此,加特林采用了非主流的金属弹壳,这才得以使高硬度的弹壳与高射速的“加特林机关枪”相配合,并彻底解决了子弹卡壳的老问题,获得成功?    。

    “加特林机关枪”设计出了每发子弹的连贯射击,其中包括了两点“转管机关枪”的设计特点:一是提供了锁膛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,与枪管一起旋转;二是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。随后的所有与“加特林机关枪”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申请获得专利了。看来,在当时欧美各国,对新技术“申请专利保护”也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西元1865年,“加特林机关枪”作了进一步改进;西元1866年,“加特林机关枪”装备给了美国陆军;西元1865年以后,“加特林机关枪”由最初的4管改为6管;西元1867——西元1868年,“加特林机关枪”的枪管又增加到了10根,并开始分发给美国的边防部队;

    西元1870年,英国政府经过对比试验后,经过美国公司授权并收取相应的专利保护费后,也在英格兰建立分厂并大量生产加“特林机关枪”。与此同时,沙俄政府也购买了“加特林机关枪”,并更名为“戈洛夫机关枪”    。从西元1884年开始,世界各国都采用管退式、半自由枪机式等自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陆续被发明。

    同这些单管自动武器相比,加特林转管机枪的优势不复存在,但缺点却更加明显。西元1903年,理查德?乔丹?加特林逝世时,其所发明的“多管手摇式转管机关枪”已基本消失了。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军队转而使用起了自动武器,如管退式“马克沁机关枪”,导气式“勃朗宁机关枪”和“哈其开斯机关枪”等等。

    再后来,由于“机关枪”技术更新迭代,导致许多“老古董”一般的“加特林机关枪”被当作了废铜烂铁,彻底销毁,另一些则被湮没在了积满灰尘的仓库中,或被发掘利用在博物馆、私人收藏馆中进行展览罢了    。

    西元1884年,旧中国的大清王朝开始在“金陵兵工厂”仿制“加特林1883”型机关枪。当时,中国仿制的“加特林机关枪”,将原来“加特林1883型”机关枪的“三轮模式”,改为了采用中国独轮手推车式样,不仅轻巧灵活、价格低廉,而且也国旅联更适合中国地理特点和国情。

    西元1883年以后,加特林改进了老式机关枪,发明了利用“压缩空气”和“火药燃气”驱动,以实现“自动循环”的“转管机枪”    。据史料记载,“俄土战争中”曾有8个连的俄军使用加“特林机枪”,相当于每个连50挺。

    西元1879年的“祖鲁战争”,英国军队借助“加特林机关枪”,主宰了战场上的主动权。另一支英国海军部队开始在其船只上安装加“特林机关枪”,以增强舰船火力。

    直到西元19世纪的八、九十年代,由于“马克沁机关枪”的问世,更加笨重的“加特林机关枪”才被挤出战争的历史舞台    。“加特林转管机关枪”从诞生之日起,其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,火力猛等优点,但也存在重量大、占地方、机动性差等缺点。

    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,在军用领域,“加特林转管机关枪”是“早产儿”,因为当时世界主流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