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8章:大漠草原各部反应(3)-《天地任我行之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,在“也先”因僭越大汗之位被刺杀前,曾分给其长子博罗纳哈勒,统领杜尔伯特部的权力。当然了,其次子阿失帖木儿也顺利拿到了统领准噶尔部。但也先一死,瓦拉内部就很快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。

    瓦剌部的部落民(小贵族及其统治下的广大牧民)四散奔逃,有的迁往天山北麓、河套、哈密、青海,有的迁往阿尔泰山西部、鄂毕河上游一带,甚至从此沉寂了百年时光。虽然如此,瓦剌仍时不时攻击鞑靼,光是在成化年间,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儿就率军四万屡次攻击鞑靼,迫使鞑靼毛里孩不敢越过黄河。

    在“达延汗”分封后,其左翼的兀良哈部逐步控制了和林等漠北地带,瓦剌不得不转向漠西发展。而明嘉靖朝前期,喀尔喀万户吞并了兀良哈万户,控制漠北后便进攻瓦剌。“达延汗”右翼的三万户蒙古人以俺答汗为首,经“哈密卫”打击瓦剌,但双方仍时常有会盟。待俺答汗去世后,喀尔喀三部与瓦剌仇杀不断。

    西元16世纪50年代,第三次“卫拉特联盟”形成,包括和硕特、辉特、绰罗斯、杜尔伯特、土尔扈特、巴图特及巴尔忽等部,因为和硕特部为“黄金家族”,所以该部领导博贝密尔咱父子相继领导卫拉特部。

    自西元16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,喀尔喀三部一度统治过瓦剌。虽然随后不久,瓦拉就独立了,但喀尔喀首领仍对瓦剌拥有宗主权。此时,瓦剌部由于僻处一隅,逐渐分裂成准噶尔、杜尔伯特、土尔扈特、和硕特四部。在西元1620年——西元1640年,准噶尔部开始取代和硕特部,成为卫拉特四部的盟主。

    此时,由于受到喀尔喀部压力,卫拉特部不得不进一步西迁到了达南西伯利亚。当时,土尔扈特部游牧至额尔齐斯河中游及伊希姆河之间游牧;杜尔伯特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左岸至亚梅什湖一带;和硕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右岸。至于绰罗斯的哈喇忽喇及辉特部落,则游牧于鄂毕河上游右岸一带。

    西元17世纪早期,由于发生过喀尔喀与卫拉特之间的战争,导致卫拉特部落四散,有的逃到鄂毕河上游的库兹涅茨克一带,有的逃向额尔齐斯河中游的鄂木、塔拉、伊希姆河及托博尔河一带。

    而绰罗斯部的大部分属众,则分散在鄂木河和塔拉县以南地区,且各部落界限也被打乱,产生了内讧。这次内讧较战争给卫拉特各部带来的影响更大,使得土尔扈特部一路西迁,最终到达伏尔加河下游。

    和硕特部贵族图鲁拜琥汗由于在内讧中调解诸部矛盾有功,因而被推为“盟主”。他为了解决卫拉特和鞑靼、俄国之间的矛盾,便决定另辟牧地。于是,卫拉特各部选中了天山以北“察合台后王”的地盘。

    从此,人们印象中的卫拉特牧地,就转移到了西域新疆的北部地区,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准噶尔部了。

    图鲁拜琥汗后来进军青海,打败了藏巴汗,并逐渐控制了全西藏,确立了“黄教”作为统治地位的喇嘛教派,而他就是著名的“顾实汗”。留在原地的卫拉特部则和喀尔喀部联手,编撰了《喀尔喀——卫拉特法典》,巩固了游牧性质的封建统治秩序,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漠西蒙古各部落之间的社会矛盾。
    第(2/3)页